天才一秒记住【久久中文网】地址:www.99lzw.com
标注法军大胜,称英军上将都没好好打上一仗就撤离了战场。数十份刊物发文指责拜恩,说他被其父亲的魂魄附体,又说他的精力全在保护他那些价值连城的瓷器收藏;其他报纸也多强调大英雄狮受辱之窘态。被召回的拜恩面对的是无知群众的愤怒,以及军事法庭的冷眼。起初,他最突出的罪行应是懦弱,但很快,人们就发现他并非因懦弱才撤逃。但是,他仍然被判刑,因为他触犯了冷酷的《战争条例》第十二条:
<blockquote>
舰中所有人,由于懦弱、过失、不满,在行动中撤退、不前,或没有参战,或未尽全力俘获、摧毁理应交战的敌舰……因此受到军事法庭的审判,将被处以死刑。25
</blockquote>
虽然他并非出于懦弱撤离,但军事法庭仍以他在面敌时“未尽全力”将他治罪。拜恩被判死刑,可以想见,不管是海军部还是国王都会愿意为其开口求情。但大家忽略了伦敦暴民的力量,可能在当时那个公民权只是少数人的特权的时代,他们是这个国家中最后的民主的力量。他们怀疑统治阶级又要徇私舞弊,遂在街头巷尾写满那句臭名昭著的“救拜恩、迷惑国王”的标语。群情激愤之下,谁也不敢站出来说句公道话。而海军内部,还有人在煽风点火,安森公爵此时也不耐寂寞,深感自己有责任告诫执法官员“失败本身便是不可饶恕的罪过”。拜恩被带到朴次茅斯,枪决在其旗舰的后甲板上进行。为顾其尊严,他被允许摘下面巾,自己下令射击。伏尔泰笔下的赣第德(Candide)目睹了这一场景,并被告知:“在这一国家,时不时地杀一两个高官并非恶事,以儆效尤。”
<img src="/uploads/allimg/200603/1-200603162911635.jpg"/>
1757年3月14日,拜恩上将在自己之前的旗舰后甲板上被处决。(国家海事博物馆,BHC0380)
虽然在拜恩事件中,安森行事难称君子,但是他摆出的改革方案却对海军的发展至为重要。他本就是个不顾定制的人,直到1744年,英国海军只有9名上将,红、白、蓝三大分舰队各有3名。之后海军部开始肆意封衔,到1812年时,海军上将人数已达188人。另一革新在于擢升一些不够格的或超龄的上校为准将,麾下却并无确实的舰队,这样就可以只支付他们年薪,却无须再委以职位了——这在当时是最接近退休金政策的措施了。
从中尉到上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