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久久中文网】地址:www.99lzw.com
饭时尽量每次打扮不一样,以免「被餐馆认出」。只有以普通人姿态去吃出来的饭才是正常的饭,只有基于这种体验写出来的点评才是对普通人受用的点评。
多年来,这是国外一流美食点评家坚信的价值观。Adam叔自然也是优秀点评家的代表。
<h3>
吃个饭而已,为啥要匿名?</h3>
为了进一步理解匿名点评,在继续讲Adam大叔的故事之前,我不得不插播已故美食评论家Craig Claiborne(克雷格·克莱堡)的故事。尊敬的克莱堡老先生是《纽约时报》美食版编辑,也是匿名点评体系的拥护者。他对美食点评这个行当的贡献是,如果没有他,现在《纽约时报》甚至可能都没有Dining这个板块。
话说在1962年的某个周五,《纽约时报》的读者突然发现,在教人如何擦拭餐具的文章旁边,多了一小长条,标题是“Directory to Dinning”。小长条由4个小豆腐块组成,其中一个是关于一家开在纽约哈林区的中国餐馆“Tien Tsin”的,文章写道,「在这个开满了中国餐馆的地段,也许没有别的餐馆比它的厨房更好了」。这条小小的「餐饮目录」对每家餐馆仅作了一句评述,其不到100个英文单词的描述里大部分都用于罗列地址和人均价格——跟现在我们自己跑到大众点评上写的点评神似,而这就是这份国际大报的第一个餐饮section了。
<img src="/uploads/allimg/200329/1-200329143346406.jpg" />
1962年克莱堡撰写的餐馆介绍(图 / Google Books 存档截图)
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四条简短的描述根本算不上严肃餐饮评论,它们顶多是judgment 而不是review,但却意义非凡。吃饭这件事,终于在撰写这四条短评的人——克莱堡的推动下,进入了可被书写、可被报道的范畴,而且是被像《纽约时报》这种份量的媒体的读者阅读。
谈吃,突然也上了一个档次,可谓是登堂入室。
接下来的每个周五,克莱堡都会更新这种餐馆评论。到1976年,这些短评从指南目录(directories)升级成了对1~2家餐馆的长篇评论(review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