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久久中文网】地址:www.99lzw.com
“宣言”[1]在字典里的解释是:“由政府、首脑或组织发表的,关于意图、观点、理念或思想的公开声明。”(《兰登书屋英语字典》,大学版,一九六八年)
因此,我必须要提前声明,这个宣言不是以任何组织和艺术运动的名义发表的,只代表我个人的观点。当今的艺术潮流中早已经没有了浪漫主义的身影。如果未来的某一天又会有浪漫主义兴起的话,那么本书将荣幸地成为一只推手。
根据我的哲学理念,一个人要切忌在没有阐明理由的情况下表达他的“意图、观点、理念或思想”——比如在没有充分考虑它们的现实背景的情况下讨论这些。正因如此,所谓的宣言——有关我自己的个人理念和思想——其实在本书的末尾,在阐述完使得我具有这些理念和思想的理论基础之后。这些属于宣言的部分是本书的第十一章“我为何写作”和第十章“《九三年》序”的一部分。
我建议那些认为艺术是出离理性之外的人最好还是放下本书:他们会找不到任何共鸣。那些认为一切皆属理性的人则会将本书视为理性美学的基石。正是因为这样一种基石的缺失,当今的艺术才会变得如此乌烟瘴气、污秽不堪。
从第六章借用这样一句话:“美学体系中浪漫主义的没落——就好像道德体系中个人主义的没落或是政治体系中资本主义的没落一样——都来自于哲学阐释的匮乏……这三种情形都与最基础的价值观本质相关,然而阐幽探赜又不曾有。这就使得问题的关键在讨论中反而被认为无关宏旨,因此价值观就被那些不知道他们丢失了什么或者为什么丢失了这些东西的人打入冷宫。”
就浪漫主义来说,我一向认为我是联结迷雾中的过去以及未来的一座桥梁。当我还是小孩子的时候,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世界的惊鸿一瞥让我有幸见到了人类有史以来最闪耀的文化氛围的最后一抹余晖(创造这一切的当然不是俄国,而是西方世界)。这团文化之火强烈得不可能一瞬间熄灭:即便是在苏维埃政权之下,我在大学学习时雨果的《吕意·布拉斯》[2]和席勒的《唐·卡洛》[3]依然是戏剧的保留剧目。这些剧目不是被当作历史片段的复刻重铸,而是被看作当今世界的美学欣赏。这代表了大众的人文关怀和人文水准。如果一个人目睹了那样的艺术——或者推而广之:那样的文化竟然曾经存在过——“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需要强调,我没有在讲那个年代的物质生活,也没有在讲那个年代的政治,更没有在讲那个年代的八卦新闻,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