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久久中文网】地址:www.99lzw.com
业,只能虚与委蛇,只有杜月笙,毫不犹豫地选择离开上海,避难香港。香港沦陷,日本人再度诱惑,杜月笙直接启程前往重庆。
<h3>6</h3>
1949年,到了杜月笙必须要抉择命运的时刻。
一方面,蒋介石再三发出邀请,请他去台湾。但1945年后国民党对他的种种冷遇,已让杜月笙心灰意冷。
另一方面,共产党通过黄炎培等,劝杜月笙留在上海,保证既往不咎。但精明的杜月笙,知道自己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中双手沾满了共产党人的血,自思很难过关。
最终,杜月笙带着全家,选择了他认为相对自由的香港。
只过了两年。
1951年8月16日,患有严重哮喘的杜月笙到了生命中的最后一天。
临终之时,他完成了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分遗产。偌大杜家产业,最后拿出来的钱,是11万美元——10万美元是杜月笙当初存在宋子文那里的,多出来的1万美元,是宋子文帮他理财的盈余。
当时杜月笙在上海随便卖掉一套名下的宅子,就是60万美元。
但钱就是这么些了。杜月笙的安排是:每个老婆各一万美元,长子一万美元,未出嫁的女儿拿6000美元,出嫁的拿4000美元。
窘迫至此,但杜月笙没有忘记去做第二件事:他让子女把别人给他们家打的所有欠条,全部烧掉。其中国民党保密局上海站站长王新衡的欠条上面,就写着500根金条。
“我不想我的后代一直追着人家讨债。”这是杜月笙的解释。
而关于杜月笙临终前的最后一句话,可能很多人都猜不到。
根据他的女儿杜美如回忆,那句话是这样的:
“我没有希望了,可你们有希望,中国还有希望。”
馒头说
<blockquote>
历史很容易被掩盖住应有的残酷。
以前读书时,教科书上一直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并没有什么感觉,但只有看到那些死尸满地的照片,才会感到触目惊心。
就像我们一直说杜月笙儒雅如名士,但如果我们当时就站在活埋汪寿华的现场,又是怎样一种毛骨悚然?
杜月笙诚然称得上是别人评价的“三百年帮会第一人”,有他的机敏,有他的睿智,更有他的深明大义。但同时,也不能忘了他背后的残酷、贪婪、血腥,以及靠黄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