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久久中文网】地址:www.99lzw.com
道教发祥地之一的成都市青城山的寺庙门口,有一块字匾,异常醒目:行善最乐。
传说过去有一个王子,虽然每天锦衣玉食,享受荣华富贵,却始终郁郁寡欢。他心中一直充满疑惑:“一个人究竟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快乐呢?”一位高僧告诉他:“这很简单,日行一善就可以了。”王子半信半疑,但仍然照高僧的话做了,没想到不久便发现,凡是被他帮助和关怀过的人,无不对他真心感激。一年之后,王子向这位高僧致谢说:“你的话一点都不错,诚心助人让我得到真正的满足和快乐。”
从事幸福感研究的美国心理学教授索尼娅·柳博米尔斯基说:“虽然每个人对生活状态的要求不尽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即自私自利的人不会感到真正的快乐,要想获得幸福感,应该多行善举,多关怀他人。”
日本有一位年轻的临终关怀护士大津秀一,他在亲眼看见、亲耳听到一千例患者的临终遗憾后,写下了《临终前会后悔的25件事》一书。其中第五件是:没有尽力帮助过别人。他认为,或是冷漠或是怕吃亏,让很多人不敢做个乐善好施的人。
有的人总是不快乐,可是又不知道怎样才能快乐起来。那么你可以尝试一下,看看主动帮助别人后自己会有什么感觉。
彭文军是贵州省开阳县的个体客运大巴车主。2002年上线不久,他在花梨乡清江村通往开阳县城的公路上,看到一些七八岁的孩子居然要走五公里路去上学,“这么远娃娃咋个走哦!”于是他决定当孩子们的免费“校车”,天天接送几十个孩子上下学,一晃坚持了十二年。每当下车后,这些孩子都会齐刷刷地站着向客车敬少先队礼,目送客车远去。“我们一辈子都会记着这个好人。”孩子和家长们的感激,使彭文军品尝到了做好事的快乐。其实,很多时候行善与行乐就是一回事。
行善最乐与助人为乐是同义,但一个是道教的说法,一个是世俗的说法。当代助人为乐精神的代表是雷锋。学习雷锋精神的活动至今已五十多年,期间起起伏伏,非议不断。总是有人问:雷锋精神会过时吗?人都是自私的,助人为乐是违反人性的作秀吗?其实我们只要用心观察就会发现,利他也是人的本性,雷锋不过是利他基因较多的一个人。助人为乐根植于人性的土壤中,所以雷锋精神的火炬会永远燃烧下去。人性就是这样奇妙,帮助别人居然会快乐自己!利己欲望的满足会给人带来快乐,利他欲望的满足同样会带来快乐,而且还要加个“更”字。行善不仅是美德,也是心灵的需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