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久久中文网】地址:www.99lzw.com
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
四时更变化,岁暮一何速!
晨风怀苦心,蟋蟀伤局促。
荡涤放情志,何为自结束!
燕赵多佳人,美者颜如玉。
被服罗裳衣,当户理清曲。
音响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驰情整巾带,沉吟聊踯躅。
思为双飞燕,衔泥巢君屋。
这首诗很有意思。
诗人从洛阳城的城墙说起,一会儿城墙,一会儿秋草,一会儿感岁伤时,一会儿又绕山绕水地引用《诗经》上的典故,然后又说他如何专心地看演出,最后才画龙点睛,说出他真正在想的事情。这是个什么事情呢?我们来慢慢地读。
一开始是说城墙:“东城高且长,逶迤自相属。”“逶迤”又是一个叠韵连绵词,形容那个城墙连绵曲折、弯来拐去。“自相属”是指它自己一截连着一截,“属”就是连在一起(所以我们家中的亲人就叫“家属”)。虽然他也没说车,也没说自己的身份,但我们能从诗句中读出来——诗人如果不是坐在马车上,他怎么能沿着城墙跑那么快呢?他要是在城里面跑,怎么能看到城墙这种“逶迤自相属”的特点呢?这一分析,我们就很自然地想知道:这个有一定社会地位的人,他跑出城去要干啥呢?
“回风动地起,秋草萋已绿。”这是诗人在城外看到的景色。“回风”就是我们说的“旋旋风”,能把地上的灰尘吹得打起转转往上升,所以叫“动地起”,“动”者运转也。这是说天气。下面就说季节,是秋天了。这个“萋”是说草还很茂盛,但是它已经“绿”了。大家可能有疑问:怎么秋天的草还是绿的呢?原来,古人用“青”和“绿”,是分指两种不同的颜色:春天里那种嫩绿的草,叫“青”;绿色转深,都要衰败了,那个才叫“绿”。所以秋天的草是“萋已绿”。这里绿字要读古音“lù”。
“四时更变化”的“更”要读平声,就是文言文说的“赓续”,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一个接一个“跟”着来的意思,这是说春夏秋冬一个季节紧接着一个季节,把自然界的景色变化了。“岁末一何速”的“岁末”,是指腊月;这个“一”也是“垫字”。这一句是说时光怎么跑得这么快啊,一眨眼又快要过完一年了。这两句是一种铺垫,也是在暗示:光阴过得很快,要做什么事情,一定要抓紧。
<img src="/uploads/allimg/200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