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中文网

第73章 汉城之乱(8) (第1/4页)

天才一秒记住【久久中文网】地址:www.99lzw.com

,最快更新袭清 !

凌晨刚过,京城的中秋节异常热闹,但紫禁城御书房内的气氛却异常压抑。本应休息的光绪帝一脸怒容的坐在书案后面,地上摔碎了多个乾隆年间的青花玲珑瓷。

下面站着都是光绪平日亲近的大臣,但都无人敢出声。自打光绪帝亲政以降,愤于太后干政朝士之守正者,深感愤懑与不平。他们把光绪帝作为自己的希望和寄托,逐渐在思想倾向上附之,围绕光绪帝在清廷统治集团里聚结起一支政治势力,后世称之为帝党。

起初除了瑾妃、珍妃,还有他的汉师翁同龢以及瑾、珍二妃的堂兄、礼部侍郎志锐等人。在这些人中,翁同龢居于较为突出的地位。

作为帝师,翁同龢既对光绪帝忠心耿耿,又是身居要位的朝廷重臣,对帝党的形成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他在政权和军权为后党掌握的情况下,以延揽新进为救时要务,利用科举考试拔擢人才。

文廷式、张謇就是翁同龢拔识的人才,他们成为帝党的中坚。而一些不满于后党专政的官僚、文人、名士也相继聚集在翁同龢的周围,以拥帝而相标榜。

在清政府面临重大的内政分歧和军事外交斗争中,帝党人物关心社稷民生、国家和民族的危亡,与后党对内保守、对外妥协形成对立。因此,他们已经在不断的政争中有了日益明显的分野。但是帝党的成员大多是无实权的京官书生,而且其中还有一些人与后党联系颇多,在帝、后两党间进行政治投机,这些都决定了帝党的虚弱。

今日光绪之所以如此生气,还是因为屡次下旨李鸿章出兵宣战的事情。虽然李鸿章派出了叶志超与聂士成奔赴朝鲜,但明眼人都知道,此次北洋出兵志不在战,而是和。日渐“懂事”的光绪不甘太后独揽大权,而自己无力改变,今日却只能在御书房里干生闷气呢。

天气渐凉,帝师翁同龢却悄悄的抹了一把头上的汗,说道:“皇上,臣有一谋,不知道当不当讲?“

光绪轻扫了一眼翁同龢,微微点头应允。

翁同龢拱手说道:“老臣以为既然老佛爷可以收买沈狱,皇上未尝不可。”

光绪眼睛一亮,说道:“……老师请详说。”

翁同龢轻轻的点了点头。“沈狱此人臣亦略有所闻。他善于洋务、练兵,是张之洞门下的中流砥柱。鉴于我与张之洞也颇有渊源,修书一封让孝达好生劝说沈狱,皇上你再许些功名给沈狱,双管齐下想必会有些效果的……”

“此计大善。……只不过亲爸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美女直播
新书推荐

别过来啊!这工具人我不当了 林澜阎三娘 历史天空下 三国之窃国之贼 反派有了读心术,我被迫恋爱了 仙魔三国大玩家 奥特曼之背不好剧本的贝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