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久久中文网】地址:www.99lzw.com
。徐不只是要所有文职官员在逊清时做官的履历,同时更进一步恢复旧时官名。3年5月23日,改各省民政长为巡按使,改观察使为道尹。变本加厉的,是所有前清官场中的旧习惯,包括称呼、排场等等也都恢复了。袁指示陆军部通令各省军事机关,无论在公文上或私函内,一律禁止互称“先生”;这和民国元年2月24日临时总统孙中山先生下令取缔“大人”、“老爷”等称呼,官吏以官职互称,人民以“先生”或“君”互称,恰恰成为尖锐的对比!
徐国务卿还恢复了端茶送客的习惯,这本是清朝官场的仪式,官员们在接见僚属或是宾客时,侍者敬茶,客人照例不得取饮,当主人端茶时,便是暗示客人必须告退了。至于在地方上,各省都督传人用令箭,行程用滚单,求见者递手本、履历。有一位安徽桐城县长某,到任后去谒见兼民政长倪嗣冲,没有准备手本,是用的名片,结果被倪嗣冲严词申斥。
袁经常召集各部属员举行谒见礼,除了由大总统明令“免予觐见”者外,各省来京的大员和新任命的大员都要举行觐见礼。上下级和平行级之间行文都有一定程式,各省都督对政事堂、参谋部、陆军部行文都用“呈”。但直隶都督则例外,这也是援引清朝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对军机处等机关视为平行机关的旧例。
在这种复古的浪潮下,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因此,大家都感到民国官吏远远不如逊清官吏有威严,总长不如尚书,都督和民政长不如总督和巡抚,县知事不如县正堂。3年,琼崖道尹王寿民上呈广东巡按使李国筠说:“琼崖民俗强悍,非临以官威,不足以资慑服,拟援用前清仪仗,如金鼓牌伞、日照执事、大号四轿等。”李也公然批准。其实,在袁政府中,地方官吏乘坐绿呢大轿,鸣锣开道,前呼后拥,卸任时勒令地方人民建立德政碑,恭送万民伞等恶习久已盛行。还有一些地方执行了逊清官场中的丁忧守制、回避本籍的规定。
一片复古声中,只有两样事没有办到,一件是辫子没有明令恢复;一件是袁将甘肃都督赵惟熙关于恢复“谥法”的建议提交政治会议讨论,未能通过。
辫子虽然没有明令恢复,可是留辫子的人还是很多,张勋统率的军队便全部留辫子;甘肃都督赵惟熙也是不肯剪辫子的大官,而在参政院中,有十多个参政也是留了辫子,大摇大摆地出入官场。谥法也仍然存在,因为正提倡“民间私谥”;而且清朝废帝宣统对死去的王公大臣和逊清遗老仍有“赐谥褒忠”的上谕发表。
民国3年7月28日,袁公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