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中文网

第三章 经济大恐慌 (第2/24页)

天才一秒记住【久久中文网】地址:www.99lzw.com

、阿尔及利亚及摩洛哥等地),一直到印度尼西亚。不过,此时世界上也有很大一片区域的人民,跟大战的炮火与革命的巨浪距离极为遥远,丝毫未受波及,其中最显著的国家与地区,便是自成天地的美国,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殖民地。可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的经济危机,却是地地道道的全球大灾难,至少在全然依赖非个人市场交易制度的地区,人人都无法逃避这场风暴。事实上,多年来自以为天之骄子、远离那些倒霉地带的美利坚合众国,在这场经济狂飙中首当其冲。因为人类经济史上,撼动级数最强烈的“大地震”——发生于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世界经济大恐慌,其“震中”就在一向自诩为全球安全港的美国。一言以蔽之:两次大战之间,资本主义的世界经济看来似乎崩溃了。如何才能恢复旧貌?无人知晓。

其实,资本主义的经济活动向来不曾风平浪静。每隔一段时间,长短不定,或大或小,总会有某种程度的波动,这已经成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一种现象。19世纪以来的实业家,对所谓涨跌更迭的“景气循环”都很熟悉。通常每隔7—11年,景气萧条的轮回就会大同小异地重复一次。但到了19世纪末叶,这个周期忽然拉长了许多,引起了众人的注意。大家发现,过去几十年来,原本的周期长度有了异常的改变。大约1850年起,一直到19世纪70年代,全球呈现一股前所未有的景气趋势。可是接下来,经济发展却又陷入不稳定状态,时间长达20多年之久(有些经济学家将这段时期称作经济大衰退,不过此说多少有点不够准确)。不过20多年的不稳定过去之后,世界经济又持续繁荣了很长一段时期(参见《资本的年代》、《帝国的年代》第二章)。20世纪20年代初期,俄国经济学家康德拉捷夫(N.D.Kondratiev)发现,由18世纪末期开始,经济发展遵循着一种“长周期”(long wave)模式在发展循环,周期长度涵盖五六十年。康德拉捷夫长周期理论,从此成为经济学专著里经常出现的名词。(斯大林初期,康德拉捷夫不幸成为其专政的第一批牺牲者。)不过康德拉捷夫本人及其他学者,都无法为此现象做出满意的解释;某些统计学者怀疑其正确性,甚至从根本上否认长周期现象的存在。然而根据长周期理论,当时为时已久的世界经济景气繁荣,又该到走下坡路的时刻了。[1] 康氏的推测不幸言中。

在过去,不管是波动还是循环,也不论其周期是长或短,实业界及经济界的人士,都将之当作一定的现象,正如同农家习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美女直播
新书推荐

末世游戏:我是救世主 穿八零手撕渣男,白莲接盘悔惨了 刚激活高科技,就被学校强制退学? 婚后试爱:老公太霸道 未婚妻小彩的秘密 名侦探修炼手册 最强王妃,暴王请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