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久久中文网】地址:www.99lzw.com
常言道“常言道”,其实“常言道”并不都高明。比如“身外之物”,多指名利,或对名利之争的轻蔑,此外还有什么吗?问题是何为“身内之物”?“身内”未定,“身外”难免疏漏。这让我想起一位国人对幸福的总结:“高知不如高官,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舒服。”真可谓步步进取,直指“身内”。便又让我想到国人多忌谈死,你一说死,立刻引来劝慰:“哎呀哎呀,您千万可别这么想。”怎么想呢?死,难道可以因为不说它,它就终于不来?渐渐有点儿明白了:“身外”既已摒弃,“身内”若再有失,后果自不堪言。好了,“身内”已辨,“身外”也就有些轮廓了。但“身内之物”迟早是要玩儿完的,靠些迟早要玩儿完的东西来鼓舞自己和祝福别人,总归不妥。故“身外之物”切不可一律轻视。习惯中,“心”与“身”,“灵”与“肉”常相对立,故可推想,“身内之物”即一副肉身的圈定,而“身外之物”自然就还包括心灵,或者说精神。试想,以此类“身外之物”去祝福别人,不好吗?相当于说您灵魂不死,精神永在——就像媒体上常常颂扬的那些伟人。
又比如有人曾跟我说,那常见的祝福之词——“身体健康,精神快乐”,不如颠倒过来,这样说:“祝您精神健康,身体快乐。”是呀,精神的境界,怎么能仅仅是快乐呢?记得有人就曾赞美过“平静的坏心情”。止于快乐的精神,难说不够狭隘,就算是幸运吧,也得有迟钝来配合。精神又迟钝,身体又健康,这哪里是祝福?分明是嘲讽了。而精神又健康,身体又快乐,才是最佳配置。身体无论强弱,快乐都是目标。而健康的精神,则不仅可以享受快乐,更能够应对苦难。徐悲鸿有一副座右铭式的对联:“独执偏见,一意孤行”,可见其精神是何等健康,而这绝不会是说,因此身体可得其何等的舒适与保养。
还有两个常用的词,也该就其不同的底蕴较个真儿——“爱”和“喜欢”。比如恋爱,“爱上了”和“喜欢上了”,现在就弄得很没有区分。然而不幸的婚姻常是两类:1.爱,但不够喜欢,或后来发现根本就不喜欢;2.喜欢,但很少爱情,或后来发现根本就不是爱情。怎么讲?喜欢,多是对其容貌、体魄、健康、能力等——即“身内之物”——而言。爱情呢,则不拘“身内”,更是强调于“身外”的汇合了,那当然就只有凭据心灵或者精神。不好说缺了哪一项更易忍受,唯当祝愿所有恋人们都能“鱼与熊掌得兼”。但在某种时候,“爱”与“喜欢”的不同就会鲜明。什么时候?当你喜欢上了另一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