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久久中文网】地址:www.99lzw.com
没有这段历史,也不知道他所在的gd行省有没有伶仃洋这个海域呢。
不过看余成样子,作为一个粤州的文艺青年,身在gd行省还问这么一个出处,那么伶仃洋这地方十有是不存在的。
想到这里,苏文断然说道:“老师,为了感叹零丁,我也只能想当然耳地写出零丁洋了。”
想当然耳!
这话翻译成白话文的意思就是:我想他这样,他就这样!
余成气结了,指着苏文苦笑不得:“你以为你是谁?苏东坡?孔融?”
“相当然耳”这一主观臆断的话来头不小,《后汉书》写孔融看到曹操打败袁绍儿子后,曹丕纳了袁熙的妻子甄氏,就写文章说“武王伐纣,以妲己赐周公”,曹操问这事的出处,孔融说:“以今度之,相当然耳。”
他说看现在的情况,我就是这样推想的!
这样的典故还涉及到名头更大的苏轼,此君参加考试写了一篇文章,主考官都说很好,只不过其中有一个典故连大名鼎鼎的欧阳修都想不出出处,就问苏轼是从哪里看到的,苏东坡倒也干脆,直接说:“想当然耳!”
现在苏文竟然也想效仿先贤,余成哭笑不得之余,又有些恼怒:这家伙真把自己当一号人物了?
哼了一声,余成不想看到余成那理所当然的面目,低头看手头上古诗的最后一句。
慢慢的,他愣住了,脸色由平静转为绯红,唰的一下目光大亮起来,拿纸的手微微有些抖动,他不敢相信自己看到的文字,擦了擦眼睛再看,字迹依然清晰,意思也非常明确,嘴唇也哆嗦了,不停地念叨诗歌的最后一句: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人都会死的,我要留我爱国的丹心映照史册!
倏地,整首诗活了过来,一个伟大人物的形象也跃然纸上,从古代走来,慢慢走进人心,涤荡人心,升华人心!
“好一个‘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好!好诗歌!”余成激动起来,拳头重重砸在讲台上,发出砰的声响,把底下的一些学生吓得不轻。
这次苏文只是写没有读出来,大家都不知道余成手中的诗歌到底怎么样,不过看余成那激动得要吃人的模样,他们用脚底板都可以想得出是一首好诗!
至少,比之前两首要好,否则余成不会激动至此!
唰唰!
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到了苏文身上,后者淡定地坐在样子上,脸现微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