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久久中文网】地址:www.99lzw.com
现象了。读者可能会想要知道,我的确亲眼目睹了第一次处决,但不是在加兹尼城;至于第二次处决,我到达坎大哈的几天之前处决就已经发生过了,一个很有想法的人把他所拍摄的几张照片交给我,并告诉我,他说服那位父亲从另一边弄,因为这样光线更好。阿富汗马球,正式的名称是卜滋卡西(马背叼羊),现在还盛行着,而且比我所描述的更野蛮,也更有趣。
纳兹鲁拉在1946年为大水坝做了不少工作,现在这座水坝——可称得上是亚细亚地区的奇迹之一——还有它所产生的电能正好是当地急需的。不幸的是,比斯特堡对面的那片等待灌溉的土地沉淀下来的盐分太多,无法用于农业耕种。赫尔曼德河工程的在这方面的失败教训,和那些德国人修建的桥梁并没什么本质的不同:阿富汗人看着那座壮观的大坝,看着他们为之付出的代价,看着那部分失败,问道,“干吗管这些?”我走过从喀布尔到坎大哈的一条道路,从那里看到了几座德国造的桥梁,跟我所描述的一模一样;但是沙・汗和纳兹鲁拉的父亲所建造的阿富汗式桥梁则是在另一条路上。
说到科契人,他们在各个方面都受到了限制。他们不能进入俄国。从中国来的商人再也不能带着货物穿越帕米尔高原了。至于古代印度西部的巴基斯坦人,则围绕普什图人的国籍归属问题和阿富汗陷入了争斗之中,使很多游牧民不得不止步于那条有争议的边境线。帐篷仍然是黑色的;女人们仍然无拘无束;长着大尾巴的绵羊仍然奇丑无比;骆驼们还是不管什么东西都抵死反抗。
读者可能还想知道我是不是有资格写作这样一部小说。我第一次实地接触阿富汗是在1952年,那时我住在开伯尔山口,有机会在那片历史性的地区沿着阿富汗边境往南方和北方徒步行走了很多英里。正是在那时,我就坚定了访问阿富汗的决心。也正是在那时,我开始相当深入地熟悉了几支科契人的游牧部落——我们管他们叫普文达人,因为我后来才听说科契这个名字——并下定决心,有一天我要写写他们的故事。
1955年,我得以进入阿富汗,并完成了以下几次旅行:首先,从开伯尔山口到喀布尔;第二次,从喀布尔到比斯特堡;第三次是穿过大石马戈到恰汉苏尔,在这部小说中,我将其称作“大城”,这个名字也许更为恰当;第四次从察哈尔卜洽科出发,向南走上了一条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