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久久中文网】地址:www.99lzw.com
第九十七章下岗专家
安市到丰陵有高铁相连,相距六百公里,高铁仅需两个小时。
周总工决定陪陈维政一起去,加上刘懿,一行三人,带一只掩人耳目的拉杆箱。
走之前,送别兵站的两辆货车,两辆车又帮文总拉了满满两车货,都是在古宜建厂前期需要的一些物料。陈维政给了六个人每人二百元钱,让他们在路上喝酒,六人推托不过,只好收下,觉得陈维政这人特别仗义。这一次帮金铃厂跑一单,兵站有收入,个人也有收入,加上陈维政的给的红包,算算也不错。
文总送他们去高铁站,他对于陈维政热衷于微型车有点不解,认为微车则微利,用同样的营销成本所得的收益太少,划不来。
文总是做车的,忽略了一个问题,陈维政不是做车的,是做电池的。
陈维政的眼光并没有太多的看在新的电动车上市,更注意的是市场上大量正在行走着的燃油汽车,在电动车出来后,这些车主将会遇到一个很鸡肋的问题,就是自己这个车,用之太贵,弃之可惜。如果有一个厂,在花费三几万元的情况下,能够把车改成电动车,而不是要花费近二十万去购置新电动车,那对于电池的需求拉动会更大,也会更快,电池的价格也会得到快速提升。
首先动手的是家庭私家小车,特别是那些两厢私家车,本来就轻,拆掉发动机、拆掉油箱,空滤机滤水箱就更轻,使用120V500AH的电池,能让这些车一组电池跑到一千公里,是很容易的事,两块电池两万元,电动机连同改装物料及人工两万元左右,应该市场广阔。
最重要的是,这样可以化腐朽为神奇,为社会、为国家、为这块土地也为子孙后代节约一大批资源,在动车上,陈维政把这个思路说给周总工,把周总工听得心惊肉跳,如果这个思路能成行,虽然对金铃厂这种高端厂则影响不大,但是对那些向经济型电动车发展的车厂打击极大,陈维政告诉周总工,南方军区也决定在华侨汽车园开发一款针对军队使用的全地形电动车,说白了就是把悍马装上电池。然后分军地两类。军用特供、民用销售。
周总工说南方军区有先天之利,应该大有前景。
周总工,全名叫周恒东,江陵汽车工业大学老牌毕业生,毕业后分配在宏都省的一家大型国企做技术员,后来国企改制,重销售不重研发,他成了富余人员,把关系交到人才中心,每年交养老保险,自谋生路。在最潦倒的时候,金铃厂的老董事长认为他是人才,招聘他到厂里做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