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久久中文网】地址:www.99lzw.com
相同,后面还要说到。
衬字的使用在词里已有,如[望江南]起调本为三、五句格,敦煌曲子词中一首:“天上月,遥望似一团银”,次句六字。[菩萨蛮]过片本为五、五句格,敦煌曲子词中一首:“水面上秤锤浮,直待黄河彻底枯”,作六、七句格。这两首词里的“似”字、“上”字、“直待”字,实际就是衬字。但当时仅属于民间歌词中的偶发现象,未引起词家的注意。
从唐代的司空图起,就要求诗歌有“韵外之致”。宋人诗话里强调这一点的更多。梅尧臣说诗要“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张戒主张“情在词外”,反对“诗意浅露,略无余蕴”;姜夔说“
语贵含蓄”,提倡“句中有余味,篇中有余意。”宋词的重视含蓄寄托,更为明显,不仅宋末王沂孙、周密一派人这样,就是辛派词人也有不少美人香草、寄托遥深之作。不过他们还来不及在理论上加以总结,仅由张炎在《词源》中提出过“末句最当留意,有有余不尽之意始佳”的意见。这个工作由清人替他们做了,张惠言、周济、刘熙载、谭献、陈廷焯等人在这方面都有过不少阐发。
见元人燕南芝庵《唱论》。
贯酸斋序《阳春白雪》,曾举出元曲作家的几种风格,如“滑雅”、“平熟”、“媚妩”、“豪辣灏烂”等;邓子晋序《太平乐府》,说他“以冯海粟为豪辣浩烂,乃其所畏也。”足见酸斋是推崇这种风格的。
参阅朱权《太和正音谱》、任讷《散曲概论》。
关于对仗,还有扇面对、重叠对、联珠对等多种,可参阅周德清《中原音韵》,朱权《太和正音谱》,王骥德《曲律》。
胡侍:《真珠船》。
《中原音韵·正语作词起例》:“凡作乐府,古人云;‘有文章者谓之乐府’,如无文饰者谓之俚歌,不可与乐府共语也。”又说:“乐府语可入小令,小令语不可入乐府。”
参阅《中原音韵·作词十法》。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元好问
元好问(1190-1257),字裕之,号遗山,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县)人。三十二岁登金进士第,历任县令、尚书省掾、左司都事员外郎等职;后入翰林,知制诰。他处在金王朝走向衰亡的时代,蒙古贵族多次出兵侵金,他曾携家南逃,在颠沛流离中,目击蒙古侵略军的暴行,和北方人民的痛苦呻吟,写下许多现实主义诗篇,反映这一时代的****,表现国破家亡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