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久久中文网】地址:www.99lzw.com
萧西风五人作出了再出江湖的决定,也就没有犹豫。
他们用一天时间交代了一些事,第三天就随孙延安校尉出发。
其实这些年,他们将古桑里变成了古桑乡,护里队变成护乡队,人数由60多人变成120多人,也是受到很大压力的。
古桑乡的顾家就是会稽郡顾家的旁支,同枝连气,往来频繁。
朝廷的策略是压制士族大家,那么,以顾家为首的古桑乡也就在县衙的“黑名单”上。
只是古桑乡这些年土地、人口增加的数据实打实摆在那。
人口数据是行政区域划分的最重要因素,其次是田地。
古桑里的人口数,十年左右时间,由过去的不到2千增长到接近1.3万人。
县里实在压不住了,不得不批准由里改乡。
东晋时期,吴地和豫地、荆地一样,各个州、郡、县的人口、土地管理都有两套体系。
一套是当地本来的体系,一套是北方南迁士族形成的体系。
也就是说,朝廷为了安置南迁士族,在南方各州、郡、县里划出一块区域,交给南迁士族使用、管理,并按一定条件,给他们封了州刺史、郡守、县令、将军、校尉等一整套官衔。
开始时,这些南迁士族管理的区域不向朝廷纳税,朝廷反而有补贴。
朝廷保持这一整套体系的目的,一是表明朝廷收复北方故土的决心。万一打回去了,官僚体系可以马上运作。二是为了分开南北人群,避免南北士族发生冲突。
一百多年过去,眼看东晋收复北方无望,朝廷实际掌权者刘裕强力推行“土断”制度,也就是要南迁士族区域的人口随土地固定下来,登记造册,与南方人统一缴税。
推行土断制后,也就没有什么南迁、当地两套体系制度了。
此后,土地买卖就更加方便,没了限制。
过去,南迁士族不许随便到处买地,本地人也不得购买分配给南迁家族的土地。
土断后没了这一限制。郡县之下,南方、北方人基本只在谈论祖籍时,有所区别。其它的分不出有什么不同。
萧西风五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购置了大量土地,用优厚条件招募了许多人口。古桑乡也是因此由里变成乡的。
乡的经济实力、保安实力增强了,萧西风等人感到,古桑乡政治地位却没有得到相应提高。
因为古桑乡没人纳入九品中正制考核范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