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久久中文网】地址:www.99lzw.com
就数你没知识。”家丽不解,说:“阿奶,怎么这样说,我算有知识有文化了,识字,懂理,比你老人家也不差。”
“跟我爸有什么关系?”为民反驳。
家丽耐心解释,“就去半个月,体验体验,这也是响应市里的号召,有个报告,有名字的,”说着家丽拿出小本,照着念,“叫《关于进一步做好城市知识青年和闲散人口下乡插队支援农业生产的报告》,所以我就响应号召,进一步加强农业生产战线,去巩固工农联盟。”
“脑袋脖子粗,十个有八个是糨糊。”
老太太放下鞋垫,“下什么乡?去做什么?你不读书了?”
“不许侮辱我爸,说好了上一辈的事跟我们无关。”
“下乡插队。”家丽干脆利落。
家丽也觉得自己说得有些过,扯回原来的话题,“小麦我们推‘南大2419’,水稻推‘胜利籼、鼓浪粳、规划球’三种,大豆推‘大白壳’和‘陈寨大豆’,油菜主推‘甘油3号’,记住了没有。”为民点头说记住了。
“去那干吗?鸟不拉屎的地方。”老太太忙手上的针线,在纳鞋垫儿。古沟儿在淮河以北,是农业区。
可真待至老乡家介绍,汤为民一张嘴就忘,介绍得乱七八糟。“我来!”家丽顶上,立刻条分缕析介绍清楚。
美心不在家。这日,家丽一进门就说:“阿奶,我明天去古沟儿。”
为民向家丽竖大拇指。
家欢哇的哭出来。她又饿了。美心没办法,只好找个避人的地方喂她。她饿着,孩子却不能忍饿。一饿就哭。
翌日,知识青年正式下地干活。是栽种水稻。干活前,专门有个农业技术员来讲解。满嘴术语,家丽听了半天没听明白,只晓得大概意思是,合式秧田比较好。一上田埂。家丽有些蒙,包括大部分男青年在内的知识青年,都似乎没领回改造秧田的要领。
美心哑口无言。上个月她在坐月子。生孩子拖了她那么多后腿!买不成了。她身上的钱,除了一点零的留着坐车,其余都是婆婆给的海鸥票。美心抱着家欢离开,没处说理,只好饿着肚子,对家欢嚷嚷一句,“跟你们何家就是八字不合!”
为民站出来,给大家二次教学,“传统水稻秧田基本上是大墁秧田,播种不匀,不利排涝灌溉和管理,秧苗素质差,产量不高,我们现在要改造成合式秧田。”为民一边说,一边拿锄头比划着,“畦宽四尺,畦沟宽一尺,我们把畦沟的泥挖出来,盖在畦面上,这样畦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