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中文网

二流和一流 (第2/2页)

天才一秒记住【久久中文网】地址:www.99lzw.com

强调精神能够变成物质,或者精神可以战胜物质。

西方人则是反过来,他们平时也许会执拗地相信上帝的存在,但上阵之后,却绝不会迷信到以为上帝他老人家真的在身边含情脉脉地照应着自己。

按照陈纳德的设想,要么不做,要做就得配备到最好:买第一流飞机,雇第一流飞行员,这样的话,才可以击败零式。

陈纳德连数据都已经测算出来了,双方只要以一流对一流,交火之初,即能达到五比一,也就是“美国一流”损失五,日本零式损失一,在日本航空队由此失去信心后,比例还可以升到更高。

先前美国的一流飞机确实被欧洲人订完了,不过,不还有后续生产吗?可以把它们给买下来。

但陈纳德很快就失望了。

敦刻尔克大撤退后,隔着一座英吉利海峡,德、英两国主要进行的就是空战。英国人对美国一流飞机的需求也达到了饥渴的程度,人家就在车间外面等着,生产线上下来一架,立刻拖走一架。

中国战场那时还远没有引起美国的足够重视,其分量哪里能与欧洲战场相提并论,伦敦大轰炸也远比重庆大轰炸更能触动美国政府和民众的神经。

在这种背景下,你跟英国人抢飞机,岂非天方夜谭?

既然争抢“一流飞机”失败,那就只能争抢“一流飞行员”了。

陈纳德是个独来独往、颇有个性的人,素不喜与军政部门的官僚打交道。但为了获得飞行员,他也不得不硬着头皮展开“穿梭外交”,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去卖嘴皮子。

美国有海陆两大航空队,但没有哪个航空队缺得了一流飞行员,任陈纳德讲到口干舌燥,军方给予的答复仍然斩钉截铁:“哪怕抽走一名军官都不行。”

想挖我的人,没门!

如果美国没有宋氏兄妹、胡适这些神人在不停运动,善于打仗却不善于应酬的陈纳德几乎就要崩溃了。

中国在美的“游说集团”最后通了天,使用了总统个人直接干预的办法,而罗斯福当时能够接受的一个观点就是,犹如苏联志愿空军那样,美国将从中国这个对日空战的竞技场上得到宝贵的作战经验。

1941年4月15日,历史性的一天,罗斯福亲自签署了一项未公开发表的命令,允许航空队中的优秀飞行员退役,以平民身份加入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一支日后声名大噪的国际空军终于诞生了。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美女直播
新书推荐

你送外卖的,抢特情的饭碗合适吗 相欺 专治作死[未来] 总裁强势宠,娇妻逃不掉 我的朋友圈 我不是凡人 塔罗女神探之茧镇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