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久久中文网】地址:www.99lzw.com
斯泰和普鲁斯特这类作家的作品里,我们也许能把这种过分的重复当做“人类德行和过失之世界中的一页”。但在伯恩哈德这里,过分重复则是整个世界的具体例证。大多数对描绘“人世万象”感兴趣的作家会把“迷执、变态和过度行为”推至边缘,但是伯恩哈德却将其放在中心,而且反过来,把被我们称为人生的其他那部分经验推到了边缘,这部分内容只出现在很小的细节上,其存在恰恰是为了讽刺我们那些所谓的人生。
这些攻击和诅咒的力量来自于执迷。如果说,我对这些执迷的攻击和诅咒感兴趣,那一方面是因为伯恩哈德无穷无尽的语言能力,另一方面是因为主人公所处的境况。愤怒给伯恩哈德的主人公们提供了保护,使他们免受世上的邪恶、愚蠢和痛苦之害。伯恩哈德的主人公们不像某些自信、成功、有教养的人士那样,滔滔不绝地咒骂他人,贬低他们,轻视周围的人。这愤怒出于对随时可能发生的灾难有切身的了解;对人的本质痛苦地接受。而也正是愤怒,让他的主人公们没有垮掉,让他们还依然站立着。在书中,我们能反复看到如此的描述:这个或那个人“不能站稳脚”,“最终被消灭了”,“在一个角落里日益枯槁”,“最后也被压垮了”,等等。伯恩哈德的主人公们虽然被残酷和愚蠢的行径所包围,但对他们来说,别人的毁灭给他们提出了危险的警告。这种观点用他们的话可以这样表达:对那些愿意忍受、坚持、克制、依然站立不倒的人来说,必须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诅咒这个世界,其次就是要把这种渴求转变成深刻的、富有哲学意义的事业,或者说,最起码也得放任自己的执迷。但一旦我们生活的世界落到由执迷来界定的地步,我们也就从此会变得与我们无法摆脱的丑陋生活一样卑下了。
在《修正》(Correction)里,和维特根斯坦有相似之处的主人公全副心思都放在一部未竟的传记上面,为写这部传记,他要花很多年时间来进行调查。他的姐姐认为他的做法是在阻碍他的成功,因此他满脑子里充满了对姐姐的仇恨。《实在》里的主人公也是如此,他一心一意扑在有关“听力”的著作上,也被自己的写作环境弄得心神不安。《伐木者》(Woodcutters)里那个迷人的主人公也有类似的情况:他把维也纳所有最让他痛恨的知识分子都请来赴宴,而实际上他高度热情地招待客人,只是为了表达对那些人更强烈的憎恶之情。
瓦莱里曾经说过,人们斥责粗俗,实则是在表现他们对粗俗的好奇和喜爱。伯恩哈德的主人公们也总是离不开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