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久久中文网】地址:www.99lzw.com
最讨厌的事情,他们想出各种办法煽动仇恨。实际上,他们的生活离不开憎恶和鄙视。他们憎恨维也纳,但是却跑着赶往那里;他们憎恨音乐界,但离开它又活不下去;他们憎恨姐妹,但是又要把她们找出来;他们痛恨报刊,但是又忍不住要看;他们嘲笑知识分子的闲谈,但是缺了它又难过不已;他们憎恶各种文学奖项,却又会穿上新衣急急忙忙冲过去领奖。这些人为了免受他人指责而一直奋斗,这方面也令我们想起了《地下室手记》里的主人公。
伯恩哈德和陀思妥耶夫斯基有相似之处。在主人公的执迷和激情方面还有卡夫卡的影子,如他们对绝望和荒谬的反抗。不过,伯恩哈德的世界与贝克特更接近。
贝克特的主人公们并不怎么抱怨周围的环境;对自己遭受的灾难也并不过分在意,反而更关注自己的精神痛苦。而伯恩哈德的主人公们不管如何努力想逃离精神痛苦,但他们总还是乐于接受外面的世界;为了逃离心中的痛苦,他们接受了外面世界的混乱状态。贝克特尽可能地试图抹杀因果链,而伯恩哈德对此则极为关注,且态度认真严肃。伯恩哈德塑造的人物拒绝向疾病、失败和不公正低头;他们怀着疯狂的怒火和鲁莽的意志坚持抗争,尽管结局惨烈。但即便这些人最终都失败了,我们看到的却并非失败或屈服,而是他们执着的争辩和抗争。
如果我们想找另一个作家作向导,引领我们进入伯恩哈德的小说世界,那么路易-费尔丁南·塞利纳(Louis-Ferdinand Céline)是最好的人选。像塞利纳一样,伯恩哈德也成长在一个贫穷的家庭里,这样的家庭要通过奋斗才能生存下去。他的父亲早逝,在战争期间他饱受贫困,还染上了肺结核。像塞利纳的小说一样,伯恩哈德的小说主要是自传性作品,里面记录了永无休止的战斗,充斥着各种苦难、怨恨和失败。像塞利纳斥责路易·阿拉贡(Louis Aragon)和埃尔萨·特里奥莱特(Elsa Triolet)这类作家、指责他的出版商伽利玛公司一样,伯恩哈德对那些跟他握手、给他颁奖的老朋友和机构也总是恶语相加。《伐木者》是一部完全自传性的作品,其故事描述的是伯恩哈德在奥地利为一些朋友和相识举办的一次宴会,而其主要目的,就是要侮辱这些朋友。虽然在塞利纳和伯恩哈德内心的地狱里,都燃烧着火焰,但他们使用的语言却大相径庭。塞利纳喜欢在极为简短的句子后使用省略号,而伯恩哈德的创新之处,却在于使用不受段落束缚的句子:这种句子没完没了地重复着循环式的侮辱,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