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久久中文网】地址:www.99lzw.com
为整块白石雕成,作龙腾虎跃嘶吼状。寺僧们为了这两尊石雕,伐木做滑车,用数百人推挽,尽十年之功才搬到寺前。
这个有如愚公移山的故事,让年少时的杨森深受启发,即只要不计代价,奋斗到底,事业没有不能成功的,理想也一定能够实现。
当时八股虽废,科举未停,杨森小小年纪就前去报名应考,文武都报了名,结果均名落孙山——文是新试题没练熟,武不是技艺不精,是嫌他身材矮小。
杨森十分沮丧,师友如此安慰:“假使你考中了文武两秀才,只能取一个,那你怎么选?倒不如一个都考不中了。”
杨森听了哭笑不得。
杨森不是不聪慧,《古文观止》、《八家诗选》等书都能背上百页之多,堪称班中翘楚。老师对他期盼甚切,全班命题作文,总是让杨森负责收卷,还告诉他:“你收卷时,一定要先闻一下,那文章条理畅通的,一定有异香,不通的,闻了能让你吐三天!”
杨森的作文属于有异香的,可惜自从他那次落弟之后,科举很快就废除了,于是他在中学毕业后,便去报考速成学堂。
尴尬依旧,杨森各门成绩都合格,唯独因为身高不够,体检老是过不了关。
主考官对杨森说明了不能录取的原因。杨森霍然而起:“我年纪小,所以才身高不够,等再过两年,一准是高大魁梧异于常人!现在怎么能因为这个,就阻碍我从军报国的远大理想呢?”
当时的主考官是周骏,听后大为惊异,感到杨森志向不俗,立即决定录取。
日后杨森身材魁梧,果然没成为“杨矮子”,非但如此,他那种不混出头就绝不甘心的劲头,还得让人仰视才行。
在四川内战中,杨森算是“混”出了头,成为一线川将中的翘楚。不过那是内战,杨森自己已经羞于提及,他要在安庆东山再起,实现自己人生新的飞跃。
杨森原先的家当,在川军中属于最破之列,可他的第二十军照样能打仗,不得不说,全是靠血肉硬拼出来的。
这种不计代价的血拼,终于为他带来了利好。以前第二十军的军饷很少,一直处于饥一顿饱一顿的状态,淞沪会战结束后,军政部开始按照“中央军”标准发饷,再不用杨森搞什么“饥军政策”了。
蒋介石兑现诺言,给第二十军拨来大批捷克式或中正式机步枪以及进口武器,不仅装备了步兵,而且使杨森得以增配特种部队:每营一个重机枪连,每团一个迫击炮连,军、师、团各级,都有独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