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中文网

第五章 和平 (第5/10页)

天才一秒记住【久久中文网】地址:www.99lzw.com

法国正式重新获准加入协调组织的1818—1822年。

会议制度解体了,因为它挺不过紧接在拿破仑战争之后的那些年代,当时因1816—1817年的饥荒和商业萧条,到处都笼罩着对社会革命的强烈恐惧,其中包括英国,尽管这种恐惧最后并未得到证实。在大约1820年经济恢复稳定后,每一次违反1815年解决方案的事件,都仅反映出列强利益间的分歧。面对1820—1822年的第一拨动荡和暴动,只有奥地利坚持必须立即主动地加以镇压这类运动,以维持社会秩序和奥地利领土统一。在德意志、意大利和西班牙问题上,“神圣同盟”的三个君主国和法国立场一致,虽然喜欢在西班牙行使国际警察职责(1823年)的法国,对欧洲稳定不如前三国那么感兴趣,其更感兴趣的是拓宽它的外交和军事活动领域,特别是在西班牙、比利时和意大利,因为其大量投资都投注在那里。[4] 英国则置身事外。这部分是因为——尤其是在灵活的坎宁代替古板反动的卡斯尔雷(1822年)后——英国相信在专制主义的欧洲,政治改革迟早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因为英国政治家不同情专制主义,加上警察原则的运用只会把敌对列强(特别是法国)引入拉丁美洲。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拉丁美洲是英国的经济殖民地,而且是非常有活力的殖民地。因此英国人支持拉丁美洲独立,正如美国在1823年《门罗宣言》(Monroe Declaration )中所主张的那样。这个宣言没有实际价值,但有重大的利益暗示,如果有任何东西确保了拉丁美洲独立,那就是英国海军。对于希腊问题,列强间的分歧甚至更大。对革命具有无限憎恶的俄国,却无疑能从这场东正教(Orthodox Church)人民的起义中得到好处,因为它一方面可以削弱奥斯曼的力量,而且必定要依靠俄国帮助(此外,俄国还拥有一项为保护东正教基督徒得以干涉奥斯曼的条约权利)。对俄军干涉的担心、亲希腊的压力、经济利益以及虽不能阻止奥斯曼瓦解,但最好能让它保持秩序的普遍信念,最终导致英国从敌意转为中立,再转到亲希腊的非正式干预。于是,希腊因得到俄国和英国的帮助而赢得了独立(1829年)。借着把该国变成一个随便都可找到的德意志小亲王统治下的王国,希腊不会只变成俄国的卫星国,而国际损失也可因此减到最低程度。但是,1815年解决方案的持久性、会议制度以及镇压一切革命的原则,却因此而告崩溃。

1830年革命彻底摧毁了1815年的解决方案,因为革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美女直播
新书推荐

你送外卖的,抢特情的饭碗合适吗 相欺 专治作死[未来] 总裁强势宠,娇妻逃不掉 我的朋友圈 我不是凡人 塔罗女神探之茧镇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