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中文网

39 残酷、美丽和时间:论纳博科夫的《阿达》和《洛丽塔》 (第3/6页)

天才一秒记住【久久中文网】地址:www.99lzw.com

移民美国。尽管他在柏林时是一位完美的俄语作家,但一到美国就放弃了母语。他的父亲,一位自由主义政治家,死于一次拙劣的谋杀事件,其情形与《微暗的火》中用无情的讽刺所描述的谋杀事件非常相似。纳博科夫四十多岁到美国时,他不但丢掉了母语,还失去了父亲、世袭财产和家人,亲人们分散在世界各地。如果我们能记得这些纳博科夫在真实生活中所遭受的磨砺,特别是他对洛丽塔、圣塞巴斯蒂安骑士和约翰·谢德所表现出的伟大同情心,那我们就不再会去“打落水狗”(埃德蒙·威尔逊[Edmund Wilson][1]的话),批评他那奇特的恶意,谴责他那让自己放弃一切政治兴趣的傲慢,非难他那嘲弄甚至侮辱平常百姓粗鲁举止和庸俗趣味。

正如纳博科夫迅速结束了对卡尔斯比姆那位理发师的描述,他的残酷也透过精妙的细节展现出来:人生中的一切——自然、他人、我们的环境、街道、城市中的方方面面——都不会对我们的痛苦和烦扰有所回应。这种意识让我们想起洛丽塔对于死亡的看法(“你完全算是你自己的了”),而洛丽塔的继父也很欣赏她的看法。读纳博科夫的深层快乐,在于我们能从中看到残酷的真实:我们的生活与世界的逻辑并不符合。认识到这层真理,我们就会开始因为美本身来欣赏美。只有当我们发现了支配世界的深层逻辑,发现这个世界我们只能通过伟大的文学作品来欣赏时,我们才能从手中的美获得安慰。最后,我们只能在纳博科夫精彩的对称、在他那自我指涉的笑话和镜像游戏、在他对光的赞美(这位自我意识总是很强的作家将这一特点称为“棱镜下的巴别”[2])、在他那像蝴蝶彩翼一样美丽的文章中,找到对生活残酷的惟一辩护:亨伯特在失去洛丽塔之后,告诉读者说,他惟一所剩的只有文字了,并以半开玩笑的口吻信口开河道“爱情是最后的避风港”。

进入这种避风港的代价就是残忍,而残忍则会引起我刚提到的负罪感。纳博科夫的文章因残酷而美,但也因残酷而打折扣。亨伯特带着小孩般的一派天真追求永恒的美,情况也是如此。我们能感觉到作者——叙述者,这部精彩小说的说话人,总是想克服这种负罪感。但他那无畏的愤世嫉俗、聪明过人的讽刺,以及动辄回归过去、回归童年记忆的做法,却只能为这种追求添油加醋。

我们从纳博科夫的回忆录可以看到,他把童年当做黄金时代。尽管纳博科夫写作时,脑袋想的是托尔斯泰的《童年,少年,青年》(Childhood, Boyhood, Youth),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美女直播
新书推荐

易中天中华史:秦并天下 豪门战神狂婿 四合院:反腐先锋,痛击恶行! 周轻羽翩然仙子笔趣阁无弹窗 帝国吃相 病女为妃之老祖宗宠妻 新西游路